第176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(7)  (第3/5页)
原主的关系处的不错。    这个房间进门是一条半米多宽的过道儿,两边各一张土炕,上面铺着草帘子。    理论上,一张炕上可以睡好几个人。就算再来几批知青都不怕。    费小静睡了左边的炕,苗书莘就睡右边的。    现在还能自己睡一张床,就很不错了。    “咱们平时洗漱都在外面的棚子里,只有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才在屋里。不然的话,屋子容易泛潮,睡着不舒服。”    “明白。我先把行李放好。”    苗书莘把一个行李包打开,把床铺好。又掏出了洗漱用品,在门口的棚子里洗了把脸。    棚子里面放了个大水缸,应该有年头了,看着还有裂缝,已经焗过了,不影响使用。    在华国,有好多年的时间,大家对于资源的使用达到了极致。    比如这种粗瓷大缸,用的时间久了,难免会有磕碰、有裂缝。这时候,大家就会盼着焗瓷手艺人的出现,他们在村子里行走,边走边唱,“焗盘子焗碗焗大缸”,别说是水缸了,就是坏了的盘子碗,只要不是碎成好几瓣了,都可以修一修接着用。    焗缸    有好多年的时间,农村其实没有什么垃圾。摘菜剩下的边角料本就不多,农民朋友会直接把这些边角料扔进粪坑,沤成肥料。    家养的猪连剩饭都吃不上。    那时候哪有剩饭?猪也就喝个刷锅水。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